文章核心观点 - 华尔街投行高盛和花旗正在进行深刻的战略转型以应对新的行业环境 高盛正从非核心的消费银行业务中退出 加倍投入其具有优势的投行和资管业务 而花旗的转型更为彻底 旨在简化全球运营并聚焦核心业务 [1][2][28][29] - 尽管两家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均跑赢行业 且都在执行转型策略 但分析认为花旗因其更深入的结构性改革 更具吸引力的估值和股息率 可能拥有更大的长期增长潜力 [28][29][30] 高盛转型战略分析 - 公司正退出消费银行业务 包括在2024年10月将GM信用卡业务转移给巴克莱 2024年完成出售GreenSky 2023年出售其个人财务管理业务及大部分Marcus贷款组合 [4] - 业务重组成效显现 2025年前九个月 投行业务收入因全球并购和资本市场发行回暖而同比增长19% 资产与财富管理部门净收入增长4% 反映出费用收入和私人信贷业务的增长 [5] - 公司通过收购和合作加速增长 例如本月同意收购Industry Ventures以扩大在创新经济领域的业务 上月与T Rowe Price扩大联盟 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多私人市场投资渠道 [6] - 未来计划包括加大对私募股权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贷款服务 并计划到2029年将私人信贷组合扩大至3000亿美元 管理层预计私行和贷款收入将实现高个位数年增长 [7] 花旗转型战略分析 - 公司的转型策略更为全面 在CEO Jane Fraser领导下 致力于简化运营并聚焦核心业务 自2021年4月宣布退出亚洲和EMEA地区14个市场的消费银行业务以来 已完成9个市场的退出 [8] - 近期重要举措包括在2025年9月同意出售Banamex 25%的股份 逐步关闭韩国消费银行业务 退出俄罗斯市场 并为其墨西哥消费银行业务筹备IPO 以释放资本 [9] - 为提升效率 公司改革了运营模式和领导结构 并在2024年1月宣布计划到2026年裁员20000人 约占其全球员工的8% 此前已裁员超过10000人 [10][11] - 公司预计2025年总收入将超过840亿美元 并预计到2026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4-5% 同时通过与贝莱德 凯雷投资集团 阿波罗全球管理等机构的合作 深化在私人市场和财富管理领域的布局 [11][12] 财务表现与估值比较 - 股价表现方面 过去一年高盛和花旗股价分别上涨54.3%和59.2% 均超过行业42.6%的涨幅 [13] - 估值方面 高盛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14.6倍 花旗为10.4倍 两者均低于行业平均的14.7倍 但花旗估值更低 [17][20] - 股息方面 通过2025年美联储压力测试后 花旗将股息提高7.1%至每股0.6美元 股息率为2.42% 高盛将股息提高33.3%至每股4美元 股息率为2.04% 花旗在股息率上更具优势 [20] 市场预期比较 - 市场对高盛2025年和2026年收入的共识预期分别为同比增长10%和5.9% 对同期盈利的预期分别为增长19.8%和12.6% 过去一周盈利预期未变 [23] - 市场对花旗2025年和2026年收入的共识预期分别为同比增长6%和3.1% 对同期盈利的预期分别为增长27.2%和30.1% 过去一周盈利预期同样保持稳定 [25]
GS or C: Which Bank's Transformation Efforts Have More Poten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