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四集】多元一体的神奇魔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新京报·2025-10-31 13:54

你知道吗,胡椒、洋芋、番瓜, 这些餐桌上的"老熟人",原本都是进口货。 可咱们老祖宗毫不见外, 在煎炒烹炸中不断琢磨新吃法, 让这些外来食材成了地道的"中国味"。 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如同一条河流, 多元文化交流汇聚, 才成就了如今的源远流长与宽广丰饶。 俯瞰大地的脉络,纵观文明的历程, 我们会发现两个闪光的大字——包容。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当然,中华文明的包容, 不是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 而是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 以我为主、融会贯通, 在包容中创新,在创新中引领。 咱来上点具体的例子,你就懂了。 琵琶,原本是来自西域的乐器, 为了契合中原雅乐对浑厚音色的要求, 乐师们改造音箱、增设品柱、扩大音域; 为了呼应中原艺术"写意传神"的审美意境, 他们又创造出轮指、扫弦、推拉音等技法。 让琵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除了博采众长外来文化,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中华文明起源于"满天星斗"的六大文化区系, 各区系交融汇聚,"百川归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