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热经营权“说废就废”,怎能不让民营企业家心寒?|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2025-10-31 14:4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民企获得甘肃岷县30年供热特许经营权,先后投资3.7亿元。图/大象新闻 两家不同地区的供热民营企业,遭遇了"心寒"。 近日,甘肃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简称"宏源公司")董事长张永向大象新闻反映,该公司虽然与 当地县政府签订了为期30年的供热特许经营协议,然而仅经营5年时间,便被岷县主管部门毁约并强行 接管。 无独有偶,据大象新闻报道,在山东滨州博兴,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套路如出一辙:投资4亿、运营 15年的民营供热企业曾因安全供热获得博兴县住建局发文表彰,被接管前却又被指责"常年供热不达 标"。 泰克公司在贵州仁怀投资8亿建废水处理厂遭强行接管一事也引起舆论关注。 这些个案虽然并无关联,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接连发生,反映出当前个别地方的营商环境确实存在一 些"硬伤"。招商引资时,民营企业是这些地区的"座上宾",项目运营后,一些民营企业就遭遇各种"卡 壳"问题,甚至沦为"盘中餐"。 个别地方有关部门前恭后倨,背离法治意识、契约精神,由此引发的负面反应可能会严重影响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 这两起事件,发生在不同地区,但都不仅关系当地群众冷暖,也关系招商引资和政府诚信,应该尽快得 到妥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