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orate venture firms stepped in for drug startups during biotech funding pullback
行业趋势 - 生物技术初创公司融资持续放缓为特定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即企业风险投资公司[1] - 企业风险投资活动在2025年激增 反映出这类投资者对私营生物技术公司的重要性日益增长[3] - 与依赖外部有限合伙人资金的传统生物技术投资者不同 企业风险投资部门从其母公司获得资本 资金来源更稳定 使其能够采取长期战略而非专注于快速回报[4] 主要参与者与活动 - 诺和控股(Novo Holdings)在2025年参与了18轮私人风险投资 在所追踪的约二十多家公司中最为活跃[2] - 礼来(Eli Lilly)和赛诺菲风险投资(Sanofi Ventures)在2025年各自参与了13轮投资 交易活跃度处于上层梯队[2] - 许多大型制药公司拥有风险投资部门以资助早期生命科学公司 包括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罗氏(Roche)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3] 资金优势与战略重点 - 礼来和诺和诺德因其GLP-1肥胖症药物的普及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新收入 从而拥有更多现金可用于投资[5] - 药物发现和开发成本日益高昂 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遍 需要像诺和控股这样资金更雄厚、更注重长期投资的投资者[6] - 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存在可以使年轻的制药公司对其他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自2022年以来至少70%的生物制药首次公开募股包含至少一家企业风险投资者 且所有这些股票发行都筹集了至少5000万美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