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铁矿近70年开采产生的约3亿吨尾矿渣石正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实现“变废为宝” [1][2] - 在政策和技术驱动下,尾矿渣石综合利用已形成包括块矿、粉矿、碎石、机制砂和尾泥在内的产品体系,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1][2] - 公司通过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和开发尾泥利用项目,致力于打造更广领域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 [2][3] 尾矿渣石资源状况 - 石碌铁矿尾矿渣石存量约3亿吨,占海南省尾矿渣石总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172排土场和280排土场 [1] - 尾矿渣石中含有低品位铁矿石,过去因采矿工艺和选矿技术限制未能高效利用 [1] 尾矿渣石处理技术与产品 - 处理工艺包括粗碎、中碎、细碎、筛分、跳汰、脱水等工序,将尾矿渣石分离成块矿、粉矿、碎石、机制砂、尾泥5种产品形态 [1] - 每100吨尾矿渣石能选出6吨铁含量达53%的块矿,粉矿含铁量达35%,碎石和机制砂为优质建筑材料 [2] - 100吨尾矿渣石约产生10吨至20吨尾泥,其堆放可能造成粉尘、酸性物质、重金属累积等环境污染 [2]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昌江县已培育绿峰、绿华、智欣等一批尾矿渣石处理企业,2024年综合处理尾矿渣石800余万吨,实现产值近6亿元 [2] - 2025年预计综合处理尾矿渣石达千万吨,实现产值近7亿元,带动上千人稳定就业 [2] 循环经济与未来规划 - 利用尾泥生产低碳水泥混合材和环保墙材的项目将开工建设,采用“隧道窑+内燃烧结”工艺,建成后可年产28.5万吨环保墙材和9万吨水泥混合材 [3] - 占地2100亩的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有一家建筑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和一家新能源综合补给企业签约入驻,在谈入园企业有10余家 [3] - 尾矿渣石“变废为宝”将传统环保成本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探索生态优先的产业发展模式提供现实样本 [3]
海南昌江:3亿吨尾矿渣石正在“变废为宝”
新华社·2025-11-0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