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校园观察@大学生)
人民日报·2025-11-02 06:18

供需对接与产业协同 - 江苏省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汇集千余家优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2万余个,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3个城市展区和16个产业专区[7] - 南京工业大学推行“一行十企”就业工作体系,每个专业稳定对接10家以上重点企业,动态调整学科设置,向绿色建筑、智能建造、新能源方向发展[7] - 江苏省计划到2027年新增学科专业点中国家或江苏急需的占比超85%,到2030年“1650”产业体系所需学科专业覆盖率达100%[8] - 南京农业大学近3年新增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11个专业,扬州职业技术大学重点打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产业契合的专业群[9] 数智化就业服务与能力提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AI大学生成长档案赋能系统,形成学生能力画像以提供精准就业指导,使用AI简历优化服务的学生简历评估分数平均提高30%[10][11] - 学校建立职业发展能力实训中心,设立10个方向工作室,聘请校内外导师110人,开设21门次实训课程,每周提供35个时间段的一对一职业咨询[13] - 针对2026届毕业生已开设两期求职实训营,举办10场简历问诊活动,通过“稷下学堂”、“红鹰训练营”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12][13]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帮扶 - 广西医科大学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项开发300个助管助教、科研助理等过渡性岗位,提供线上岗位推送、简历优化和模拟面试等多维帮扶[14] - 教育、人社部门共享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推动地市人社和就业薄弱高校结对,确保帮扶政策落地,7-9月举办10场网络双选会[16]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就业需求、帮扶资源”双台账,实施“一生一策”,通过帮扶小组提供政策解读和模块化课程助力学生再就业[17][18] 国家层面就业政策与成效 - “十四五”时期累计向社会输送高校毕业生5500万人,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岗扩岗[18] - 开展“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园”等活动累计走访用人单位超200万家,新拓展岗位超2200万个,每年举办线下大型招聘活动超20万场[19]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项目培训,累计线下培训40.8万人,线上培训167万人,为困难群体精准推荐3-5个针对性岗位[20] - 推动高校开设2654个“微专业”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产业领域,校企合作立项近6万个,惠及毕业生超1500万人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