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陆运河风物志 | 岭头乐舞祝丰年
广西日报·2025-11-02 1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跳岭头”概述 - 文章核心观点为描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跳岭头”的传承现状、文化内涵及其作为文旅节目的新发展 [1][4][5] - “钦州跳岭头”是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在平陆运河沿线村落举行的古老节日,具有数百年历史,明嘉靖版《钦州志》已有记载 [1] - 该活动包含“吃岭头”宴请亲朋和“跳岭头”舞蹈表演两大核心环节,寓意还愿祈祷和驱邪纳吉 [1][4] 活动仪式与表演细节 - 跳岭头表演通常在社树下的固定场地进行,从傍晚开始,包含十多个舞段,常跳至深夜或通宵,次日有送龙船焚烧的仪式 [1][4] - 表演由舞师穿戴代表神仙鬼怪、忠臣良将的服饰和傩面具,以舞蹈演绎人物事迹,乐师随后用方言演唱 [2][4] - 灵山傩面具以樟木雕制,分为文官、武将、娘、丑、精五类,有“三十六相”之说,其制作技艺于2016年成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4] - 表演对舞师的体力、步伐协调性及手势变化要求高,主要由村中青壮年男子担任 [4] 传承与发展现状 - 灵山县目前约有200支岭头队,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通过传习基地、文化展演和民俗交流等方式推动传承 [4][5] - 近年来,随着大芦村水果种植和文旅开发的发展,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流,为队伍注入新活力 [4] - 跳岭头已从传统祭典转变为融合乡愁、欢聚的文旅节目,吸引青少年、外地工作者及专业学生参与,并通过直播、短视频广泛传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