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定义与目的 -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是依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尾数逢"5"的年份进行的调查,旨在及时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情况,被称为"小普查" [1] - 调查主要目的是及时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住方面的变化情况,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态势和流动规律 [7] - 调查对于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调查设计与方法 - 抽样调查比例的确定综合考虑了调查精度与调查成本,通过科学测算最终确定1%的调查样本量 [2] -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对象为我国境内抽中住户的全部人口,全国共抽取约500万住户、1400万人 [3] - 调查方式包括调查员入户访问现场登记和住户自主填报两种,入户登记时间为11月1日至11月15日,自主填报需在11月1日至11月5日内完成 [4] - 11月16日至30日将开展数据核查工作,调查员可能需入户核实情况 [4] 调查内容与数据应用 -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住房情况等 [3] - 调查数据将在明年以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方式向社会发布 [5] - 国家统计局将通过微观数据实验室开放匿名化处理后的微观数据,并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使数据得到广泛应用 [6] - 调查数据为民生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例如根据区域老龄人口增多的情况精准推动养老设施建设,推动公共资源更精准分配 [6] 数据安全与配合 - 调查中将严格按照统计法相关规定,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5] - 调查开始前,调查员会与被抽中住户取得联系,询问调查方式,住户需配合完成登记或自主填报 [4]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具体查什么?怎么查?
央视新闻·2025-11-02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