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趋势与指数观点 - 当前指数4000点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2015年同期,指数成色更优,无需过度关注点位本身[1] - 市场在前期上涨动能透支后,11月面临情绪回落和回调整固需求,预计将横盘调整[4] - 短期市场或因政策空窗期而震荡盘整,但中长期维持乐观,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7] - 突破4000点后市场波动性或增强,但牛市并未结束的预期不会轻易消散[11] 行业景气度与结构性机会 - 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继续回升,净利率普遍环比改善,景气线索加速扩散[2] - 科技成长结构占优的特征明显,但出海加速与反内卷落地推动景气扩散[2] - 明年新能源、化工、消费电子、资源、机械等大类行业存在利润持续增长的方向[1] - 产能周期局部复苏,新兴科技、全球定价资源品及部分顺周期行业处于复苏和扩张阶段[2] - 地产链、部分制造和消费行业步入被动去库存的复苏阶段,如特钢、玻纤、专用设备等[2] - 资源品和部分出海制造行业处于主动补库的扩张阶段,如有色、摩托车、其他电源等[2] 投资主线与配置策略 - 建议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布局[1] - AI仍为中期产业景气主线,但部分算力方向可能经历震荡消化,成长板块内部有望轮动[6] - 顺应国家战略、具备真实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是重要投资主线[5] - 反内卷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5] - 可关注景气线索、年末调仓、短期切换三大方向,如煤炭、石油石化、新能源、非银金融等[4] - 推荐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和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如上游资源及资本品[8] 科技成长板块分析 - 短期投资者恐高心理主要出现在科技板块,但出海逻辑未遭遇实质性挑战[1] - 基金三季报显示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过25%,双创板块超过40%,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4] - 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基金对TMT行业的超配比例达到11.3%[10] - 当前或处于新一轮机构加速超配TMT的早期,科技成长仍是牛市主线,但短期波动可能加大[10] - 三季报A股机构投资者科技仓位达到40.16%,处于非常高水平,后续关注配置向下游应用转移[11] 时间节点与市场展望 -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全年高点,全面牛市条件将越来越充分[3] - 四季度提前反映2026年改善的行情已在演绎,2026年PPI回升可能由负转正[3] - 随着四中全会结束、中美会谈取得成果、三季报披露完毕,往后看结构性机会仍存[1]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望对国内出口相关板块带来预期提振[6]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4000点后如何应对?结构性机会仍存,盘整震荡中布局再平衡
证券时报网·2025-11-02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