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方创作的“根据地”(文思)
人民日报·2025-11-03 06:21

鲁迅为什么能写出《阿Q正传》?柳青为什么能写出《创业史》? 一大原因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根据地"。 鲁迅的根据地是他的家乡"鲁镇"和"未庄"。柳青的根据地是他的第二故乡长安县皇甫村。 根据地之于作家、艺术家,像一棵树的根,如一座山的基,似一条河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 源库,是创作灵感的生发地。 柳青曾说:"生活是创作的基础。"他在皇甫村用十几年如一日的生活和创作,践行了自己的"创作观", 皇甫村也成了柳青文学的根据地。 (责编:牛镛、岳弘彬) 还有一些文艺工作者,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不愿意走进生活深处,即便有时候受邀到基层采风,也 是心不在焉,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看到什么算什么,听到什么算什么,不肯深挖现象,不愿找生 动的细节,不想了解故事背后的故事。他们进行创作,只是为了给邀请方"交差",创作出来的作品常 常"骨头比肉多",形象苍白,语言不灵动。 没有根据地,不知何处是妙境。有了根据地,方知此地是宝地。文艺家的根据地,可大,也可小,可 近,也可远。可以是故乡,也可是他乡;可以是一企业,也可以是一县域;可以是一村庄,也可以是一 社区,甚至可以是一家族。只要自己感兴趣,地方无论大小,距离无论远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