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亩均效益,看当下更看未来(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2025-11-03 08:17
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 镇江市创新重大产业项目“前评估”机制,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1] - 评估机制为优秀项目配置资源,引导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1] - 评估标准不仅看当下亩均效益,更注重未来经济社会效益,与企业专利储备等创新潜力挂钩 [1][2]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案例 - 公司第一代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市场认可度高,亩均税收超50万元 [2] - 公司持有100多个专利,但在首次重大产业项目评估中因“未来经济社会效益”与专利储备不匹配而未获“优秀” [1][2] - 在评估“指挥棒”引导下,公司决定跳出“舒适区”,投资5亿元上马近红外光学脑机接口诊疗装备新项目,并在“前评估”中获评“优秀” [2] - 新项目获得省市县三级支持,包括丹阳拓宽应用场景、镇江推进上市审批、省发改委提供政策指导 [2] 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案例 - 公司从燃油车转型为新能源整车企业,平均每两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车 [3] - 公司增程式新车型在11月份订单量超万辆 [3] - 作为重大项目建成后未完全达产,经“后评价”指出原因为创新不足、产品单一 [3] - 在市发改委建议下,公司研发增程式车型,与高校共建创新联合体,并获协调产销对接平台 [3] - 公司8月完成新车型备案,10月完成产线改造并于月底首台新车下线,目前订单可观 [4] 考核机制成效与规划 - “前评估”与“后评价”机制为产业项目装上“导航仪”和“加速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4] - 今年以来,制造业领域重大项目与镇江主导产业契合率超80% [4] - 将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升产业项目含金量和含新量,推动更多企业家从创新尝试者变为受益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