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毛毯”消失了,麦穗鱼回来了
人民网·2025-11-03 08:41

5月14日,长安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案河流全河域进行排查,制定处置 方案。一纸检察建议,迅速激活了行政履职与公众参与的双重引擎。相关部门联合村民成立"护河联 盟",开展地毯式清理,所有打捞物经暴晒灭菌后,深埋于防渗填埋场。与此同时,该院同步发动"益心 为公"志愿者开展全域巡查,并在河岸设立带AR识别功能的智能警示牌,方便群众扫码实时上报入侵物 种。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共清理河道1.5公里,清除粉绿狐尾藻300余平方米。 走近河岸,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墨绿色的水草如一张巨型毛毯,死死裹挟着河道。绵延近一公 里的水域几乎看不到流动的水,其他植物荡然无存,河面死气沉沉。 经询问专家,检察官了解到,这些水草叫作粉绿狐尾藻,原产于南美洲,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在自 然水域中繁殖迅速,会严重破坏本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干扰水域物种多样性,影响整条水 域的生态链。 随即,长安区检察院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属地街道等部门,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河道会 诊"。特邀前来的西安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处工程师指着模拟图提出治理方案:"先在下游设置拦截 网,再由人工分段打捞,最后采取晒干、深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