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经济学家姚洋:科技发展进入“无人区”,更需要“原始创新”
新京报·2025-11-03 10:09

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向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科技自立自强被置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显著位置,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信号 [3] - 中国经济处于厚积薄发状态,增长质量稳步提高,技术和研发已进入世界前列,并在许多方面超越欧洲和日韩 [3] - “十五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目标为巩固前期成果,在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领域再进一步 [3] 科技自立与原始创新 - “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标志着中国科技发展从跟随转向引领,进入需要自主探索的“无人地带” [5][6] - 在太阳能电池板、储能、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等领域已进入“无人区”,成为全球领导者,例如德国和日本车企转而与中国企业合资 [7] - 科技自立自强不等于关门搞建设,而是在开放环境中双向进行,既要吸取各国长处,也要让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成果 [8] 扩大内需与市场需求 - 当前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在于需求面而非供给面,存在产大于销的问题 [9] - 扩大内需是“十五五”时期的重点任务,需通过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并辅以提高收入、健全社保等内生动力,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外生工具 [9] - 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支出对提振总需求至关重要,两者合计约占国内总需求的一半(房地产占15%,地方政府支出占35%) [11] 经济数据与挑战 - 前三季度中国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但名义增长速度低于实际增长速度,主要受物价水平下行影响 [12] - GDP平减指数为负值,反映出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同时未来出口维持高增速的难度较大 [12] - 实现“十五五”时期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核心在于有效提振国内需求 [13] 产业升级与教育发展 - 国家产业升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车间智能化程度提升,需要大专以上教育背景才能胜任 [14] - 教育需面向未来,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并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以跟上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步伐 [14][15] - 例如,智能化的电动汽车对维修工人的教育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岗位需由大学生担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