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进的海岸线 | 大鹿岛兴岛富民记:失而复得的“山不转水转”
央广网·2025-11-03 10:21

央广网丹东11月1日消息(记者李子平 实习记者王茗赫)深秋时节,在辽宁丹东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码头向远处眺望,海面宁静、辽阔。几年前,视野里还 有一条长度3公里的海参围堰,围堰圈起的700亩海域,每年能带给村集体几百万元的收入。但是现在,围堰已经消失无踪,海面一览无余。 "每年赚这么多钱,怎么给拆了呢?"记者问大鹿岛村党委副书记王德武。 卫星照片记录了大鹿岛北侧海参养殖围堰拆除前的样子(天地图截图) "有句话叫做'山不转水转'。"王德武用手绕着身体挥动了一圈,"在大鹿岛,曾经是海流绕着海岛转,为这片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才引来众多海洋 生物在此繁衍生息。"海参养殖围堰修好后,渔民们熟悉的"转山流"不见了,海岛周围海洋环境不断恶化,垃圾、贝壳大量沉积,海底底质逐渐板结、硬 化,不再适合贝类等底栖生物居住。粗放的养殖模式破坏了海岸生态,大鹿岛逐步陷入渔业资源衰退、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 2013年,张宗义担任大鹿岛村委会主任,后又担任大鹿岛村党委书记,他上任后主张退养还湿、修复滨海生态系统。经过多年努力,2020年,村里最终决定 拆除海参围堰。这之后,大鹿岛的流水逐渐发生变化,滩涂得到恢复,以往没有的物种也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