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现场丨“特色蔬菜产业铺就一条致富路”
人民日报·2025-11-03 11:46

项目概况与核心成就 - 中老合作在万象塞塔尼县金花村实施技术合作减贫示范项目,通过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成为老挝全国精准扶贫典范 [1] - 项目已建成20多个蔬菜大棚,其中包括3个于2024年新建的高标准智能大棚,引入了智能温控、光控等现代化技术 [1] - 预计项目将于2026年6月全部完成,后续工作包括道路修建、收购点建设、产品认证及商标注册等 [4] 农业技术与生产模式 - 项目采用现代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调控、良种良法配套、科学轮作及订单种植等先进种植管理技术 [2] - 智能大棚具备控温、控光、控湿系统,有效抵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实现全年不间断种植 [2][3] - 棚内种植以每3垄为一户承包,约3周可收获一茬蔬菜,销往附近农贸市场 [2] 经济效益与农户收入 - 每茬蔬菜为农户带来180万至250万老挝基普的收入(约合82至114美元) [2] - 参与高标准智能大棚种植的农户可实现每月600万老挝基普(约合273美元)的稳定收入 [4] - 预计2024年金花村人均年收入将提升至1027万老挝基普(约合467美元) [4] 产业规模与参与度 - 项目实施后,金花村蔬菜种植农户从不足10户大幅增加至近60%的家庭参与,共有128户家庭 [1][4] - 目前有大棚蔬菜种植户52户,种植面积近30亩;露天蔬菜种植户45户,种植面积近53亩 [4] - 项目显著提升了金花村蔬菜品质,产品成为当地社交媒体上的网红蔬菜,农贸市场争相收购 [3] 能力建设与技术转移 - 项目初期由中方农技专家进行培训,现已移交老挝农业与环境部农村发展与减贫司,由老方人员授课 [1] - 技术转移内容包括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标志着当地农户已具备自主运营能力 [1] 宏观影响与未来规划 - 金花村项目是老挝减贫成果的缩影,截至2024年底,万象市15.6万户家庭中99.43%已脱贫,仅剩899户处于贫困线以下 [5] - 老挝官方肯定中国精准扶贫经验的借鉴作用,不久后还将在两个村庄实施新的中老合作减贫项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