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焦发展前沿 推动品牌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2025-11-04 05:51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构建覆盖面广的全产业链体系,建成出水主要指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的百万吨级污水处理设施[1] - 推动污水处理向资源、能源、碳汇中心转型,两座污水处理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标杆厂[1] - 创新“再生水+清洁能源”梯级利用模式,布局“水务+光伏”,年发电超6000万千瓦时[1] - 拥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 - 自主研发活性焦吸附、污泥热解气化等技术,获专利成果600余项[1] - 实施14个生态治理项目,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1]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 自1999年创办以来累计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第二十六届在68天营业期内接待游客超356万人次[2] - 坚持“一届一主题”,2024年获“世界最大冰雪主题乐园”称号[2] - 总投资20亿元的四季冰雪项目实现全年无休,拥有43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 - 产业上形成“冰雪大世界+国际啤酒节”双轮驱动,推进四季运营与多季项目开发[2] - 未来将打造太阳岛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在智慧城市、数字技术等领域推动合作[2] 北京曦望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在算力芯片、系统平台、人工智能生态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算力底座[3] - 探索形成“算力可用、能耗可控、生态开放”的创新路径[3] - 以“稳定、节能、安全”为质量标准提供芯片产品[3] - 积极融入开放创新体系,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安全可控、绿色高效的算力生态[3] - 与科研院所、算法团队、应用企业协同攻关,共同推动国家人工智能算力标准体系建设[3]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玻璃基板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从1%增至6%[5] - 牵头建设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打破技术垄断[5] - 实现生产线自主设计、自主建设,以及关键热端装备自主研发、自主制造[5] - 现有专利2500余件,覆盖料方、装备、工艺、检测、材料等重要技术环节[5] 浙江圣吗哪乳业有限公司 - 推出冰勃朗非氢化乳饮品,推动轻乳茶迭代升级[6] - 将乳制品从传统饮用场景延伸至茶饮市场,提升在新兴消费领域的竞争力[6] - 构建全球化生产营销网络,马来西亚工厂顺利投产,4条生产线保障供应[6] - 产品通过欧美食品标准认证,远销海外[6] - “乳品+茶饮”融合形态降低国际市场接受门槛,助力中国品牌全球化[6] 长沙市品牌建设 - 17条重点产业链为经济注入动能,工程机械年产值突破2500亿元[7] - 三一集团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铁建重工大直径盾构机以毫米级精度掘进[7] -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集聚企业3500家,营收超1600亿元[7] - 80余个新消费品牌朝气蓬勃,茶颜悦色成为消费新地标[8] - 长沙夜间消费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00万[8] - 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契机,发挥高校资源优势[8] 屈家岭管理区现代农业与文化产业 -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工艺,建设“稻作基因库”和农耕体验区[9] - 建设未来食品创新研究院、未来食品工程学院和国际食品安全评价中心[9] - 联合17家科研机构共建产业联盟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生物制造与未来食品新赛道[9] - 超2000亩食品加工产业园正加速建设,打造全链条生态[9] - 已建成梅花鹿养殖基地,推动特色产业向绿色与精深加工方向升级[9] - 将打造以考古遗址为核心的中华农耕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绿色与未来食品产业示范区[9] 上海市普陀区区域协同发展 - 产业基础雄厚,集聚16家科研院所、2所“双一流”高校、44家国家级和市级科技研发平台[10] - 聚焦智能软件、数智健康、高端服务等领域,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0] - 推动要素跨区域精准对接,依托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业链联盟[10] - 上海电科所牵头打造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10] - 上海化工院发起新材料联盟,撬动千亿级产业规模[10] - 与沿线城市共筑产业品牌矩阵、共搭创新平台、共塑服务品牌[10] 滦平县就业品牌建设 - 打造以滦阳护工、滦阳育婴、滦阳托幼、滦阳托育等为代表的“滦阳陪护”就业新品牌[11] - 建立网格化就业服务平台,在家政公司从业的“滦阳陪护”超过1.8万人[12] - 深化“政校企”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梯次培养持有二甲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的人才[12] - 发展旅居康养产业,带动阿那亚高端民宿、金山岭国际滑雪度假区等特色产业项目崛起[12] 虞城县品牌建设 - 锻造“先进智造”品牌,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2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13] - 塑造“物流枢纽”品牌,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日分拨能力达450万件[13] - 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13] - 打造“暖心服务”品牌,成为省级文明示范窗口和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