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风音乐剧唱好“融合”曲
人民日报·2025-11-04 06:20

国风音乐剧市场兴起 - 近期多部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音乐剧作品如《南孔》、《长安十二时辰》、《锦衣卫之刀与花》等受到市场热捧,形成国风音乐剧创作演出热潮 [2] - 这些作品在叙事、音乐与舞台呈现上凸显中华美学精神,将历史内涵与现代舞台形式、传统文化底蕴与音乐剧艺术特色相结合 [2] - 国风兴起是文化自觉与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得益于近10余年来产业、艺术、人才三方面的持续积淀,扎根本土文化成为创作共识 [2] 市场需求与受众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音乐剧市场票房同比增长15.1%,显示行业持续增长 [3] - 25岁至29岁群体占比30%,成为音乐剧核心受众,年轻观众热情拥抱传统文化并期待其现代表达 [3] - 国风音乐剧凭借口碑效应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年轻人的“种草”和剧评分享显著扩大了其影响力 [3] 创作趋势与艺术融合 - 国风音乐剧创作从早期元素简单嫁接,发展为深入传统文化内核进行现代转译,越来越见“融合”功夫 [3] - 具体案例包括《赵氏孤儿》强化旋律、歌词与剧情的契合度,《南孔》将宋韵文法和《论语》智慧融入戏剧语言,《长安十二时辰》以民族乐器和地方音乐构建东方音色基底 [3] - 音乐剧的灵魂是通俗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音乐,以及能与观众产生直接情感交流的现场表演魅力 [5] 行业面临的挑战 - 部分作品虽冠以国风之名,但艺术语言与东方意蕴不符,导致观众接受度不高 [4] - 一些作品在戏剧和音乐的融合上功力不够,存在故事性薄弱、节奏失衡问题,或音乐缺乏行动性和性格化 [4] - 部分演员存在“重唱功、轻表演”问题,忽略对角色细腻情绪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难以展现历史人物的复杂立体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