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间谍以兼职为名拉拢我青年学生 国安机关披露案件详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1-04 07:21
境外机构对青年学生的渗透策略 -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求职兼职等名义拉拢利诱青年学生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 [1] - 渗透手段包括在校园论坛发布招聘信息 以外交官身份进行面试 提供兼职研究助理职位 [2] - 初期任务为查询经济类公开数据并撰写调研报告 按次支付现金报酬以降低目标警惕性 [3] 合作关系的演变与升级 - 境外人员通过强调工作仅用于两国经贸合作来打消目标疑虑 利用高额报酬维持合作关系 [3] - 合作深入后要求签订《咨询顾问协议》 转为按月支付薪金并转向政治能源等敏感领域 [4] - 针对性指导目标开展敏感数据搜集分析 并提供翻倍报酬 试图结识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 风险识别与事件结局 - 目标对合作方身份产生怀疑后主动疏离并停止合作 避免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4] - 国家安全机关已掌握境外人员间谍身份 因目标不知情且主动停止行为未造成严重危害 仅进行批评教育并没收违法所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