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澄清新加坡投资者对美国科技股存在的三个常见误解 指出这些股票不仅能提供增长 还具备支付稳定且增长股息的能力 其估值有盈利增长支撑 且因强大的财务状况和市场地位而具备防御性 对投资者而言是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的优质选择 [1][13][14][15][16] 误区一:美国科技股只增长不分红 - 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已进入成熟阶段 能够在推动业务增长的同时向投资者支付稳定股息 例如苹果和微软 [2] - 苹果每股股息从2015年的0.51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0.99美元 几乎翻倍 微软同期每股股息从1.29美元增至3.16美元 增长超过一倍 [3] - 苹果和微软的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4%和0.7% 派息比率维持在20%至30%的低水平 为持续增加股息提供了灵活性 [4] - 与股息通常随利率周期波动的新加坡蓝筹银行(如DBS和OCBC,股息率5%-6%)不同 苹果和微软可通过持续的盈利增长和巨额自由现金流提高股息 不依赖宏观经济条件 [4][5] - 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和持久的盈利能力支持大型美国科技股的股息增长速度快于许多传统新加坡蓝筹股 为投资者提供了增长、稳定和收入潜力上升的独特组合 [5] 误区二:美国科技股总是估值过高 - 尽管在繁荣期估值可能偏高 但许多高科技公司能通过强劲的盈利和利润增长证明其估值的合理性 [6] - 苹果的市盈率约40多倍 高于其过去五年约30倍的平均水平 但同期其每股收益翻倍 年增长率近15% 表明估值由持续的利润扩张支撑而非投机 [6][7] - Alphabet的市盈率低于28倍 与其五年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其过去五年每股收益增长414%(年化33%) 强大的现金流、在线搜索主导地位及谷歌云业务的持续增长支撑了估值的稳定 [7][8] - 微软的市盈率约37倍 其五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19% 同期营业利润率在接近40%至40%中段之间 强大的定价能力和运营效率是投资者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之一 [8][9] - 尽管利润和股价上涨 微软的远期市盈率近年来维持在约33倍 表明其估值增长与基本面增长同步 [9] 误区三:美国科技股对长期投资者而言风险过高 - 美国科技巨头拥有“堡垒”般的资产负债表 负债极低或无负债 现金流强劲 且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这使它们比许多周期性行业的公司更具韧性 [10] - 以Alphabet为例 截至2025年9月末 其持有988亿美元现金及有价证券 债务仅为216亿美元 2024年自由现金流为728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在搜索领域占据超过90%的全球市场份额 并通过谷歌云平台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市场占有12%份额 [10][11] - Alphabet的规模使其能够资助人工智能投资 承受广告支出下滑的影响 并通过股票回购回报资本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公司被授权进行高达748亿美元的回购 [11] - 尽管科技股股价存在短期波动 但其业务基本面(如经常性收入、定价权、主导平台)往往使其风险低于许多周期性或高负债企业 [12]
3 Common Myths About US Tech Stocks That Singapore Investors Should Stop Belie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