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院线股三季报表现分化 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5-11-04 21:4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影视院线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分化,部分公司业绩亮眼,部分公司亏损扩大 [1] - 全国电影总票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20%,国产影片表现亮眼 [4] 业绩优异的公司及原因 - 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406.78%,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 [1][3] - 横店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4.79% [1][3] - 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319.92%,受益于影院业务收入及出品影片《南京照相馆》 [1][3][5] -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4倍,主要受益于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该片票房超过30亿元 [1][2] - 上海电影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9.81%,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3.51%,主要受益于影片《浪浪山小妖怪》,该片累计票房超17亿元,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1][4] - 金逸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7.58%,幸福蓝海大幅减亏 [3][5] 业绩承压的公司及原因 - 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13.11% [1][3][5] - 北京文化前三季度亏损3.0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65.03% [1][3][5] - 华谊兄弟前三季度亏损1.13亿元,营收同比下滑46.07%,主要因影视娱乐业务收入减少 [1][3][5] 行业发展趋势与新增长点 - 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各大公司积极寻找新增长点,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发力方向 [5] - 光线传媒关注微短剧市场并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同时择机布局IP运营业务 [5] - 万达电影重视IP联动带来的衍生品销售和场景化消费等非票收入,暑期档通过主题营销活动实现非票收入与票房转化双向增量 [6] - 横店影视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多部短剧已在多个平台播出,并积极引进海外短剧项目合作 [7] - 华谊兄弟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开发与制作 [8] - AI技术应用于短剧制作,大模型可用于IP改编、剧本生成等,能显著提升效能并降低成本,AI动漫短剧被视为高成长蓝海赛道 [6][8] - 随着贺岁档临近及《狂野时代》等重磅影片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