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2025-11-05 06: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 [2] - 该理念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揭示了世界各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倡导同球共济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合作共赢的愿景 [2] -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为人类未来锚定明确目标 [3] -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上升为中国外交的崇高使命 [4] - 凝聚国际社会广泛共识,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已连续八年写入联大决议,多次被纳入双多边宣言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任务 -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7] - 深化周边发展融合,以元首外交为引领,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已同周边17个国家确立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同目标,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全覆盖 [8] - 维护大国关系总体稳定,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力争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同新兴大国合作 [9] - 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非洲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实施“十大伙伴行动”,与拉美国家启动“五大工程” [10] -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全球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依托 [11]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五个世界”,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总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国际层面的延伸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要求 -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自觉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坚定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促进者,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 [15] - 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外交工作在观念、体制、能力等方面不断革新和提升,主动塑造中国与世界关系新格局 [15] - 坚持系统观念,树立世界眼光,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的方针原则 [16] -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勇于面对重大考验,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增强斗争本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