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运营与文物保护 - 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守护者,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加强与革命先辈亲属沟通,新增3000余件珍贵文物入馆珍藏[3] - 公司制定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为文物库房添置恒温、恒湿和监测系统,通过数字化动态微环境改造保护文物[3] - 公司对37件版画进行修复,形成修复档案、病害评估报告及病害图,有效提高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并强化人才队伍[3] 数字化与科技应用 - 公司探索数字化保护路径,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加快对革命旧址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存档[3] - 数字化模型为文物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并为后续数字化展陈奠定基础[3] - 文物不出库房即可完成“体检和治疗”,避免了纸质文物在转移修复中的损耗[3] 展陈创新与教育功能 - 公司深入挖掘旧址历史故事与精神内涵,创新采用“编年体+专题”展陈方式,设计突出人物、事件、文物及精神启示的序列性[4] - 馆内陈列珍贵革命文物,搭配多媒体展示和沉浸式场景还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革命岁月[4] - “十四五”时期,全国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接待6亿人次观众,革命文物红色故事走红网络,教育功能充分彰显[5] 行业政策与资源管理 -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加强对革命文物保护,23个省份、43个市出台革命文物相关地方性法规[5]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文物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新发现一批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底数基本摸清[5] -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完成,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抗战文物保护行动深入推进,革命纪念馆建设质量和展陈水平显著提升[5] 未来发展规划 - 展望“十五五”,公司计划以更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技术体系、创新传播方式,守护红色资源[4] - “十五五”时期,随着革命文物整体保护不断加强,其研究阐释、展示方式、教育功能等也将继续优化[6]
让延安革命旧址焕发时代光彩(迈向“十五五”的文化图景)
人民日报·2025-11-05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