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量子计算正处商业落地关键拐点 核心设备厂商将迎战略机遇期
智通财经网·2025-11-05 16:12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8000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5% [1] - 量子计算行业正从科研突破转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硬件环节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 [1] - 产业链各环节同步突破、协同效应增强,行业发展势能强劲 [3] 技术优势与驱动因素 - 经典计算面临算力瓶颈、量子隧穿效应和散热问题三大限制,量子计算通过量子比特的叠加与纠缠实现可编码信息量的指数级增长,能高效求解经典计算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 [1] -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量子信息技术列入国家战略,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案》将2025-29财年拨款上调27亿美元,中国自“十三五”以来持续将量子科技纳入重点专项,“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其列为未来产业布局首位,政策导向由科研突破转向工程化与商业化应用 [2] 产业链机遇与落地场景 - 硬件环节先行受益,测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核心设备有望早日进入量产周期 [1] - 上游关键设备如稀释制冷机、测控系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中游整机与软件算法生态逐步完善 [3] - 下游应用将在金融(组合优化)、生物制药(分子模拟)及工程材料(材料设计)等高复杂度领域率先落地 [1][3] 相关公司 - 建议关注西部超导(688122SH)、鼎阳科技(688118SH) [4] - 产业链其他相关标的包括禾信仪器(688622SH)、国盾量子(688027SH)、中泰股份(300435SZ)、富士达(920640BJ)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