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创新何以“柳暗花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11-06 06:11

创新案例与路径 - 宇树科技在资源和资金限制下押注成本更低的电驱方案,将支流技术路线做成行业主流,打造出极致性价比的仿生机器人[1] - 我国自研90吉赫兹实时示波器发布,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为下一代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提供重要支撑[1] - 新石器公司通过持续攻关将无人配送车工作噪声从扰民水平控制在60分贝以下[2] - 比亚迪经过长期研发和迭代,从早期产品被调侃为"摇摇车"发展到获得良好市场口碑[2] - 江西新余钢铁集团通过将主流矿与非主流矿精心搭配并辅以工艺创新,解决矿源成本过高困境,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 华为在芯片领域断供打压下采取"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用群计算补单芯片"方式,蹚出颠覆传统技术方案的新路径[3] - 歼—10飞机研制期间资金短缺,研制人员生产洗衣机、摩托车等民用产品贴补,工人在仅容一人的机身段空间蜷缩操作数小时[4] 创新精神与方法论 - 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错但要大胆地试[1][2] - 搞创新不要幻想万事俱备,要敢于迈出第一步,通过小步快跑和持续迭代实现跨越[2] - 资源不足和条件有限可能使创新主体在删繁就简中回归技术本源,在另辟蹊径中打破路径依赖[3] - 创新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抉择,背水一战方有出路,中国创新背后有股子拼劲[4] - 中国创新经验表明,充分利用资源、运用科学方法、激发精神力量,发展中国家也有机会实现利国利民的创新创造[4] 政策与展望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