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并“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 [1]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品种数量较2020年9月底增长91.4% [1] - 智能手表、AR眼镜等随身穿戴物品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受到消费者欢迎 [1] 智能手表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 智能手表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软硬件协同,能24小时无感佩戴,精准捕捉心跳、血流等皮肤下的微弱信号,实现健康管理从“偶尔检查”到“长期追踪”的转变 [2][3] - 研发面临不同运动状态、肤色、体毛及佩戴角度差异对监测准确性的挑战,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以在海量“噪声”中捕捉有效信号 [3] - 以户外防猝筛查功能为例,高性能传感器协同采集信号,经AI算法量化为心率曲线、血氧数值,可预测心源性心脏骤停可能性 [3] - 荣耀终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合作开发AI模型,并有心脏专科医生团队深度参与,使设备能监测心脏“制动能力”并捕捉心跳节律异常波动以提前预警 [3] - 智能穿戴设备并非替代专业医疗设备,而是作为健康的“守门人”,通过功能迭代帮助发现并干预潜在健康问题,提高大众健康管理水平 [4] 智能眼镜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 - AR眼镜整合芯片、传感器、电池等200多个元器件,具备实时翻译、显示虚拟大屏等功能,例如雷鸟创新的AR眼镜重76克,可呈现43英寸虚拟高清屏幕 [5] - 技术原理在于镜架两侧绿豆大小的光引擎作为微型投影仪,光线在特殊处理的镜片上经过数百次折射、衍射,最终在眼前形成视觉效果 [6] -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落地,智能眼镜成为重要AI硬件载体,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如“看一下就支付”、“帮老年人读报”等 [7] - 据相关机构预计,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超过1200万副 [7] - 行业挑战包括供应链适配不足,芯片等组件主要针对手机设计缺乏针对性优化,以及关键技术仍需迭代优化 [8] - 企业策略是通过规模化量产降低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进而反哺产业链,并与软硬件企业深度合作以形成良性循环 [8]
透过智能穿戴设备看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2025-11-06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