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省际高铁首次形成闭环(产经观察·收官之际看工程)
人民日报·2025-11-06 06:11
项目战略定位与网络效应 - 项目被定义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及“八纵八横”主通道重要连接线 [7] - 高铁全长约430公里,构建东北地区南北贯通、东西互联的高铁网络,使辽宁省成为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7] - 东北地区高铁里程已超5000公里,形成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再到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9] 交通效率与旅游市场影响 - 沈阳至长白山高铁旅行时间从3小时24分缩短至1小时53分,北京经沈阳至长白山旅行时间从5小时56分缩短至4小时33分 [8] - 运营首月累计运送旅客逾66万人次,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4列 [8] - 交通改善有望开拓小长假及周末旅游市场,提升游客到访频次,缓解“旅长游短”情况 [8]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应用升级版高寒高铁技术应对冻胀难题,针对累计长度约17.2公里的膨胀土区域采用双重调节控制体系 [10] - 为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铁首次大范围穿越火山堆积层,在6级围岩隧道施工中采用精准加固方案 [11][12] - 投入新一代自动化腕臂预配平台,使腕臂预配效率提升40%,接触网支撑结构精度达毫米级 [12] 生态保护与绿色工程实践 - 为保护中华秋沙鸭设置全长235.8米的封闭式声屏障,可稳定降低噪声约20分贝 [13] - 全线类似封闭声屏障工程累计长度达3668米,另有2处 [13] - 为保护1500余株树龄逾50年的油松,放弃开山铺路方案改为隧道施工,隧道贯通精度误差小于1厘米 [14] - 全线以77%的桥隧比穿越山水,包含85座隧道和175座桥梁,以减少路基冻胀风险并避免切割耕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