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风易俗当破解“惯性难题”(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2025-11-06 06:11

婚俗新风尚的兴起与表现 - 婚礼形式呈现简化趋势,出现免收份子钱“红包折角即返还”以及简办婚礼并将节省资金用于慈善的案例 [1] - 在广东地区,“重心意、轻礼金”的婚俗已持续几十年,5元、10元“利是”成为常态,近两年无接亲、无车队、无司仪的婚礼形式在年轻人中兴起 [1] - 婚礼简办的新风尚被描述为具有很强生命力和感召力,是部分年轻人追求个性及许多人共同心愿的体现 [1] 推动婚俗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 推动新礼俗需要发挥制度和榜样引领作用,例如浙江海宁市通过推出细致的“俭宴方案”并由基层党员干部作示范来带动参与 [1] - 关键在于疏堵结合,在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同时,着力提供可操作、接地气的替代方案以减少改革阻力 [2] - 各地需分类施策,民政部确定的两批共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结合地方特点形成了不同探索方向,如聚焦高价彩礼治理或婚俗文化创新 [3] 婚俗创新的具体实践案例 - 广东湛江市坡头区喜事形式创新,包括以植树造林方式庆贺以及举办“有喜事来看电影”等活动分享喜悦 [2] -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打造“520”复古浪漫公交专线,新人携亲友团穿行于当地景点,为喜事注入别样浪漫 [2] - 创造形式新颖、富有内涵的表达载体被视为凝聚社会共识、让文明新风根深叶茂的重要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