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在多个关键战略性行业通过长期产业政策布局建立起供应链主导地位 这些行业包括锂离子电池 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 对美国构成所谓“卡脖子”能力 [1][5][9] - 中国在关键矿产和原材料供应上占据绝对优势 例如生产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控制80%的精炼钴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 -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和技术目录调整等措施 持续巩固其供应链优势并防止技术外流 [5] - 过去二十年中国致力于经济自给自足 已构建起完善的产业体系 使其在应对国际冲突时更具韧性 [14][16] 锂离子电池行业 - 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即便在其他地区生产的电池 其核心组件也大量依赖中国供应 [1] - 中国供应商在全球电池材料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在锂精炼化工产品领域占63%的市场份额 [2] - 中国控制着全球80%的精炼钴供应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 - 2025年五大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商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为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5] - 中国通过政策巩固优势 2024年对部分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海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 并对锂电池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5] 半导体行业 - 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 这类芯片是汽车 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的关键组件 [5] - 中国在关键芯片制造矿产上具有供应优势 2024年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9% 并且是全球锗的主要生产国 2023年已对镓 锗实施出口管制 [6] - 为实现自给自足 中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 [5] 医药行业 - 美国市场销售的药物 其原料药或前体化学品往往由中国供应 例如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大多来自中国 [9] - 中国是抗生素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国 印度生产仿制药所用的大量原料药源头也在中国 [9] - 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发展重点 并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中继续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 [12] 产业体系与战略布局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 包括41个工业大类 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全球第一 [16] - 中国已成功将许多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 除最先进芯片外 在供应链上实现高度自给 [16] - 二十年来中国持续推进自力更生战略 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了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14][16]
“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掐住美国”
观察者网·2025-11-06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