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板块投资逻辑框架 - 电子板块投资逻辑围绕周期性、创新性、国产化三条主线展开,具备一个逻辑的股票表现不差,具备两个逻辑可能成为牛股,三个逻辑兼备则可能翻倍甚至上涨十倍[4] - 2025年电子板块股价表现强劲,年初至今整体上涨约40%,但波动较大,其中PCB板块涨幅超过110%,半导体和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在40%至50%之间[1] - 板块波动主要受两轮冲击影响:2025年2月Deepseek发布引发市场对AI算力投资逻辑的质疑,以及4月中美关税问题导致消费电子等板块下跌[1][3] 行业基本面与周期位置 - 行业基本面处于弱复苏状态,2024年电子板块收入增长十几个百分点但利润几乎无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开始“增收又增利”,收入增长接近20%,利润增长约23%[6] - 周期位置判断是投资第一步,2022年周期向下时应避免投资电子股,而2023年后周期向上,投资风险可控[5] - 在弱复苏背景下,企业的阿尔法能力如市场份额抢占、技术升级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消费电子板块在需求疲软下仍实现近20%的收入和利润增长[6] - PCB板块表现突出,二季度利润同比增长60%以上,主要受海外AI需求拉动[6] AI发展趋势与算力投资 - AI发展从2023-2024年聚焦云端训练转向2025年重点关注云端推理,市场通过资本开支和AI应用效果等高频指标进行跟踪[7] - 2025年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预计达3900亿美元,若计入全球其他投资,英伟达预计总额接近6000亿美元,2026年资本开支增长指引仍在30%-50%区间[8] - Token数量作为高频数据验证推理需求,谷歌Token数从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实现50倍增长,2025年7月环比翻倍,9月环比增长35%[9] - 大模型货币化能力快速提升,OpenAI估值达5000亿美元,对应明年市销率为17倍,年化收入从去年55亿美元增长至今年7月的120亿美元,市场预期2030年收入达2000亿美元[10] 端侧与AI硬件创新机遇 - 端侧AI硬件创新是拉动半导体整体收益的关键,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手机市场低个位数增长,核心瓶颈在于缺乏驱动换机需求的创新[14][15] - 苹果是C端硬件创新核心,市场对其预期较低,但iPhone17硬件创新可能带动销量增长5%-8%,并有折叠屏、AI眼镜等产品规划[15] - AI眼镜成为新焦点,Meta与雷朋合作的AI眼镜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数百万台,2026年市场预期上调至2000-3000万台,华为、三星等厂商也将进入该领域[16] - 真正AI手机需满足芯片算力达到特定TOPS、存储8GB或12GB以上等标准,实现AI agent功能,而非简单软件P图[15] PCB与服务器需求爆发 - AI服务器对PCB需求爆发式增长,H100服务器PCB价值量数千美元,GB200(36卡配置)提升至万余美元,72卡配置价值量翻倍,引入正交背板设计后价值量大幅跃升[11][12] - 交换机从400G升级至800G、1.6T,对应PCB价值量从500美元增至1500美元、4000美元,光模块数量激增,相关公司股价三个月内出现10倍涨幅[12] - PCB行业年增长超50%,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即使产能拉满仅能满足一年需求,扩产难度大,获得订单需看送样情况、客户认可度和大规模生产能力[12] 国产化进程与高端化方向 - 国产化进入“深水区”和“高端化”阶段,过去五年IC设计销售额和企业数量逆势增长,带动中芯国际、华虹等制造厂稼动率提升,华虹最新稼动率达108%[18] - 发展焦点集中在高端GPU、CPU等产品,2025年首次对高通发起反垄断,模拟芯片成为制裁手段,高端领域国产化是必然要求[19] - 先进制程是未来5-10年最重要方向,中芯国际和华虹股价上涨源于国内算力公司、GPU公司开始有能力下订单,扩产将带动上游设备、材料发展[19] - 存储领域国产化机遇巨大,DRAM和NAND市场规模约2000亿美元,国产化率不到10%,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计划上市,HBM等配套产业链存在机会[19] - 先进封装是关键环节,台积电垄断优势在于先进封装技术而非制程,其发展需要上游设备和材料的大规模投入[19]
心智观察所|中泰证券王芳:国产化进程当前的关键词是“深水区”和“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