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丨装点门面的钱,能减就减
新华社·2025-11-06 14:09
政策导向与核心观点 -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施行,要求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将资金省在明处、花在实处 [1] - 政策核心是遏制为“装点门面”而产生的不必要开销,强调能省则省、能减尽减 [1] -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并非不花钱,而是不乱花钱,目标是将紧日子过成百姓的好日子 [2] “面子工程”的具体表现与影响 - 部分城市以文旅为名“掏家底”大搞景观工程,最终沦为“烂尾风景” [1] - 部分乡村新建的农村公厕因水电贵、清洁难等问题长期锁门,沦为无用“样板间” [1] - 有的地方在政务大厅斥巨资安装炫酷大屏,却只在参观时打开 [1] - 这些工程披着“创新”“民生”“高效”外衣,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浪费财政资源并损害政府公信力 [1] 问题根源与治理措施 - “面子工程”本质是政绩观跑偏、责任心缺失,一些干部习惯于“花钱造势” [1] - 治理措施包括强化监督问责,对热衷搞“形象工程”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通报曝光 [2] - 需推动干部考核机制改革,突出实绩导向,让埋头实干的干部有舞台 [2] 资金优化投向与正面效应 - 真正的面子靠实干赢得,应把更多资源用于扶持就业、改善教育、提升医疗、强化养老等民生领域 [2] - 资金应更多投向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2] - 省下虚浮排场可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政策温度,赢得民心所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