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批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政策速递)
人民日报·2025-11-07 06: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服务资源分散、产前产后服务供给有缺口、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11.1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服务小农户近9300万户,年服务面积22.9亿亩次 [1] 服务中心建设模式 - 建设模式强调“建两端、联中间”,即建设产前(集中育秧、农资集采)和产后(烘干仓储、冷藏保鲜)关键环节基础设施,并在产中环节统筹当地服务资源促进供需对接 [2] - 坚持规划引领,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改扩建和新建相结合,不简单按行政区划层层建,可建设粮油、经济作物等多种产业类型中心 [3] - 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建设,探索建设与运营相分离的管理机制,通过股权投资、租赁等方式交由经营性服务主体运营 [3] 服务中心运营成效 - 湖南省长沙县明畅专业农机合作社提供从机收到烘干加工的一条龙服务,今年有近1万亩机收订单 [1] - 江苏省宿迁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58家单位,将服务范围从9个村拓展到周边3个乡镇、1.4万户农户,平台内农田亩均效益提高230元以上 [3] 政策支持措施 - 财政方面允许安排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心建设,探索将集中育秧、烘干等环节纳入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支持范围 [4] - 金融方面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 [5] - 用地方面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式参与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