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转向与市场环境 - 美联储结束量化紧缩的决定可能正在向估值高企的资产市场注入流动性,制造更大的泡沫 [1] - 此次政策宽松是在资产估值高企、经济相对强劲之际实施,属于"stimulus into a bubble"而非传统的"stimulus into a depression"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将重新增加储备,这被解读为量化宽松以技术性操作的形式回归 [1] 大债务周期动态 - 美国大债务周期已进入最危险阶段,其特征是美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美联储印钞购买债券,财政部缩短债券出售期限 [2] - 当前政策是政府债务货币化,因财政政策高度刺激,通过大规模国债发行融资巨额赤字 [8] - 这使得当前政策环境看起来更危险,更具通胀性 [8] 量化宽松的传导机制与影响 - 金融流动由相对吸引力驱动,投资者根据资产收益率加上价格变动的预期总回报做出选择 [3] - 量化宽松创造流动性并压低实际利率,若流动性主要流入金融资产,将推高资产价格、降低实际收益率、扩大估值倍数、压缩风险利差 [3] - 这种效应会形成金融资产通胀,并扩大财富差距 [3] 当前市场环境的历史对比 - 与历史量化宽松时期相比,当前资产估值处于高位,标普500盈利收益率为4.4%,10年期美债名义收益率为4%,实际收益率约1.8%,股权风险溢价仅约0.3% [6][7] - 经济相对强劲,过去一年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为2%,失业率为4.3%,通胀率约3% [6][7] - 历史上量化宽松平均起始点的实际GDP增长为-1.8%,失业率为14.5%,而当前分别为2.1%和4.3% [7] 潜在市场表现与资产偏好 - 在流动性充裕环境下,长久期资产如科技、AI股和通胀对冲资产如黄金将受益 [2][9] - 政策可能引发类似1999年或2010-2011年的流动性狂欢,推低实际利率,压缩风险溢价,推升市盈率倍数 [9] - 若通胀风险重燃,矿业、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公司可能跑赢纯长久期科技股 [9]
达利欧:美联储结束QT=在泡沫中刺激经济 美国“大债务周期”已进入最危险阶段!
智通财经网·2025-11-07 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