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卡倍亿机器人有限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人形机器人用零部件,该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1] - 此次投资旨在加速人形机器人用零部件项目的研发和业务布局,符合公司长期战略规划,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并提升综合竞争力[2] - 公司基于在汽车线缆行业的技术积累,战略布局了高速铜缆和人形机器人线缆等新品类,并已设立相关实体和实验室进行专项研发与测试[3] 产能扩张与资本运作 - 公司正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于三个生产建设型项目,以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1]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在建工程金额为3.1亿元,较期初大幅增加499.35%[1][6] - 2025年4月,公司宣布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6亿元,用于上海高速铜缆项目、墨西哥生产基地项目等,预计合计新增汽车线缆产能273.32万公里,占2024年总产能比例超过20%[5]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8.54亿元,同比增长11.11%,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5.01%[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11.42%,归母净利润为4580万元,同比增长13.27%[6]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73万元大幅增长679.32%,且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净流入,显示销售回款能力与营运效率提升[6]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2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7029万元、9028万元、1.13亿元、7273万元,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8%、2.62%、3.08%、2.55%[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获得3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项发明专利[3] - 公司具备符合国际、德国、日本、美国、中国等专业标准的汽车线缆研发与生产能力,并拥有多种检测试验能力[2]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公司已进入大众、宝马、戴姆勒-奔驰等主流汽车整车厂商,以及比亚迪、特斯拉、吉利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6]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安波福、矢崎、李尔、德科斯米尔等知名汽车线束厂商,并多次获得优秀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等称号[6] - 公司在国内拥有多个位于汽车产业集群内的生产基地,并在墨西哥的工厂已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订单并开始生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5][6]
卡倍亿投1亿设子公司布局机器人 加速扩产前9月在建工程增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