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战略重要性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源安全被视为关系到国家安全,需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 [1][8] - 逆全球化思潮促使全球产业链布局由效率至上转向安全至上,分子育种技术成为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力量 [1][8] - 当前全球种业市场高度集中,中国种业主权面临严峻挑战,在关键种质创新、核心育种技术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分子育种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9% [1][11] - 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1][15] - 分子育种检测领域市场规模从2020年约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5% [13] 技术结构与应用 - 2024年分子育种市场结构中,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70%,主要应用于大宗作物的基因型筛选与品种改良 [1][11] - 转基因技术市场份额为20%,广泛用于抗虫、抗病、高产性状培育 [1][11] - 基因编辑技术市场份额约为10%,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末农业农村部共公布4批农业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总计8张安全证书 [1][13] 政策支持环境 -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等文件密集出台,将分子育种列为重点支持技术 [1][9] - 政策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基础性科研和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产研深度融合,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9]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精准高效的育种,部分头部企业已利用AI模型预测作物性状并寻找基因组靶点 [15] - 分子育种体系正从单点式技术服务向模块化、一体化平台体系转型,多个服务环节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统一平台进行集成部署 [15] - 随着基因编辑等技术监管的完善和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中国分子育种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1][15]
研判2025!中国分子育种行业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受益于政策、技术等多重利好因素,市场规模大幅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2025-11-07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