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看“十五五”|黄群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带来十万亿级增加值
新京报·2025-11-07 11:52

“十五五”规划的核心新意与原则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强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 -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4] - 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具体包括提高居民消费率、大幅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5] - 更加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强调制造业作为科技创新主战场的核心作用[5]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路径 - 传统产业是实体经济“基本盘”,其增加值占整体比例达80%左右,但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强”的问题[6] - 核心任务是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的深度转型升级,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任务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6] - 通过技术改造、标准引领、产业基础再造以及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将带来10万亿级的经济增加值[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技条件打造产业集群[7] - 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强化技术创新导向的产业政策,限制产能扩张补贴,鼓励企业转向品牌价值、服务体验和技术迭代竞争[7] - 完善市场竞争秩序,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规范平台经济市场准入、价格制定和流量分配,推动平台经济与实体制造业协同发展[8]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山寨”抄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7] 未来产业布局与企业协同创新 - 未来产业具有原始创新依赖性强、技术路径不确定和产业化风险大等特征,需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和可行商业模式[9] - 需要国企与民企、大企业与专特精新企业、“大象”企业与“独角兽”“瞪羚”企业协同发展,共同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9] - 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激励上下游企业联合研发和共享技术平台,形成战略联盟[9] - 强化国有企业致力于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并开放共享,同时激励民营中小科技企业贡献颠覆性技术创新[9] 国有企业改革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 国企改革核心是增强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10] - 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求国有企业创新市场价值、服务利益相关者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壮大,成为世界一流企业[10]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把握科技和产业革命趋势提升创新力[11] - 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创造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治理能力,并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提升全球影响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