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为应对部分消费者滥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导致的恶意退货问题 部分商家采用“巨型吊牌”等物理手段以降低退货率 但专家认为此非长久之计 行业健康发展需平台建立双向信用评价机制以重构买卖双方信任 [1][7][8] 商家应对策略与现状 - 线上女装店为应对恶意退货 将传统小吊牌更换为A4纸大小的硬质“巨型吊牌” 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 以降低消费者上身外出后退货的概率 [1] - 商家总结出巨型吊牌的特定放置经验以增强效果 例如将吊牌挂在衬衫胸口扣眼等明显且无法隐藏的位置 使恶意退货行为有所好转 [3] - 商家所在平台店铺退货率约为60% 其他电商平台女装品类退货率高的可达90% 存在消费者购买20件退货18件的极端案例 [2] 高退货率的影响与成因 - 高退货率导致商家运营成本快速上涨 部分退回商品带有明显穿着痕迹如污渍或异味 给二次销售带来困难并影响新消费者的信任感 [7] - 高退货率部分成因是消费者利用规则漏洞 例如将衣物穿出或拍照发至社交平台后 再卡点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 [1][2] 行业专家分析与建议 - 专家认为巨型吊牌在物理层面可暂时降低退货率 但非根本解决方法 行业需疏堵结合 关键在于提升精准服务程度并完善规则 [7][9] - 建议电商平台探索建立双向信用评价机制 对高频次恶意退货的消费者进行信用评级 并使其信用等级受损影响其他权益 形成双向制约 [8] - 电商平台未来应朝更精准服务消费者方向发展 服务越精准 商家面临的退货风险就越低 [8][9] 各方反应 - 部分老客户对商家使用巨型吊牌表示理解与支持 不希望收到被他人穿过的商品 甚至有建议将吊牌做得更大 [4] - 社交平台网友对此评价不一 支持方认为可避免收到二手商品 反对方则认为巨型吊牌影响了正常消费者的试穿体验 [4]
网购退货乱象倒逼商家使出“巨型吊牌”奇招 买卖双方信任如何重构?
央广网·2025-11-07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