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 [1] - 理财公司新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可自动纳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 [1] - 市场上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51只,2023年以来未有新发产品,试点扩大后发行将重启 [1] 产品设计导向 - 鼓励试点理财公司发行10年期以上或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的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 [2] - 对10年期以上产品规模占比较高的理财公司在监管评级中予以适当加分 [2] - 研究建立养老理财产品转让、质押等服务机制,满足投资者重大疾病等情形下的流动性需求 [2] - 政策设计核心是破解长期资金属性与投资者短期流动性需求的矛盾 [2] 行业影响与机遇 - 试点扩围后,养老理财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显著增长 [1] - 养老理财的长期资金属性有助于资管机构摆脱短期业绩考核压力,培育跨周期投资能力 [1] - 政策推动行业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养老理财账户+顾问服务"的综合养老财富管理转型 [1] - 鼓励长期限产品旨在引导资金匹配养老产业投资周期,支持基础设施、康养设施等长周期项目 [3] 三季度产品表现 - "贝莱德建信理财贝安心2032养老1期"净值增长率累计达21.84%,三季度单季份额净值增长率达4.16% [5] - 该产品第三季度减配债券,增持权益类投资,前十大资产中增持宁德时代、中国平安,新进美的集团、恒瑞医药和汇川技术 [7] - 交银理财三只养老理财产品实现超过15%的累计净值增长,其中"稳享添福5年封闭式2号"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达7.98% [7] - 工银理财"颐享安泰"系列两只产品22GS5100和21GS5688第三季度年化收益率分别达14.35%和12.97% [9] 资产配置策略 - 多数养老理财产品在三季度增配权益资产实现净值增长 [5] - 交银理财产品减配债券,增加权益类投资和公募基金,新进富国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和景顺长城中证A500 ETF [7] - 工银理财选择增配债券和公募基金,在国内权益资产配置上向科技成长板块倾斜,新进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 [9] - 三季度银行理财持有科创债ETF规模为32.87亿元,占比达10.02%,环比增加10.02个百分点 [9] 未来展望 - 理财公司需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模型动态调整股债比例,搭配衍生品风险对冲 [10] - 应设计收益平滑机制,提取超额收益补充净值,减少回撤 [11] - 设置定期分红和定期开放申赎以提升流动性,并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理性配置 [11]
养老理财将迎扩容,存量产品三季度表现亮眼
环球网·2025-11-07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