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记者手记:从生产到生活,“德企之乡”吸引外资有新貌
新华社·2025-11-08 15:27
德企在太仓的投资与业务发展 - 舍弗勒自1995年落户太仓以来已增资13次,今年还有新增资计划,从30人小厂发展为7000人大厂,成为其德国总部外最大生产基地[1] - 舍弗勒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设备利用率提高3%以上,旋转设备平均维修时间降低约10%[1] - 通快将太仓基地打造为亚太中心,2024年7月光纤激光器生产基地扩产,产线面积扩容达83%,团队人员规模扩充40%以上[2] 太仓德企的产业规模与集群效应 - 太仓德企已超560家,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形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业母机、航空航天三大产业集群[2] - 通快通过激光一体化应用创新推动在半导体领域业务快速增长,加工方式较传统分步加工精度强度更高、耗时用料更少[1] - 越来越多的德企将中国区甚至亚太区总部放在太仓[2] 外资企业在太仓的营商环境 - 政府部门响应迅速,例如2019年有德企增资扩产,供电部门30天实现临时供电,新基地建成后仅用18天实现常规送电[2] - 设立德国中心为德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提供高端办公服务,该中心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德国市场的桥梁[3] - 外资企业和外国人通过深耕中国、融入中国能找到新空间和新体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