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海陆空到居家服务 22类新场景政策打通科技与产业转化堵点
新京报·2025-11-08 22:59

政策核心与战略意图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核心是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路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 - 该政策衔接“十五五”规划建议,落实“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要求,将场景作为打通科技与产业的核心抓手 [2] - 在深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背景下,通过场景开放打破行业壁垒,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契合“完善创新生态”部署 [2] 重点领域与方向 - 政策涉及5大方面22类重点领域,包括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行业领域应用场景、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场景、民生领域场景 [3] - 具体领域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开发、养老助残托育、跨界融合消费等 [3] - 海洋开发作为全新板块被纳入,涵盖深海探测、深海养殖等场景,拓展陆海统筹发展新空间 [3] - 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更强调与元宇宙、虚拟现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3]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首次系统提出科技赋能方案,推动脑机接口、医疗机器人等创新应用 [3] - 跨界融合消费聚焦商业、文化、旅游多业态集成,培育沉浸式互动消费新场景 [3] 全空间无人体系发展 - 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 [3] - 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领域 [3] - “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标志无人技术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布局,整合低空经济、智能驾驶与水下无人系统为有机整体 [4] - 要求突破空间壁垒,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实现技术协同和基础设施共享 [4] 民生领域场景创新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在线家庭医生药师等应用场景 [4] - 打造科技助残、家政服务、托育照护、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 [4] - 创新需聚焦智能设备集成、服务模式重构和数据赋能三方面,推动硬件突破,形成“监测—预警—干预—服务”闭环 [5] - 场景端锁定四大重点方向:居家场景推广“智能监测+上门服务”组合,机构场景建设“智慧养老院/托育园”,社区场景布局“一站式服务站”,特殊需求场景开发定制化技术 [5] 产业升级与现代化体系构建 - 政策旨在解决企业“有技术无场景”困境,通过构建“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路径,为关键技术提供试验场 [6] - 对产业升级意义体现在推动重点产业升级,倒逼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附加值,如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7]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正向循环,促进跨界融合,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7] - 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深海开发、全空间无人体系等领域通过场景应用快速形成技术标准与产业优势,抢占全球产业链高端 [7] 就业影响与劳动力转型 - 政策要求统筹新技术应用场景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培育创造更多新职业新岗位,加强就业风险监测评估和防范应对 [7] - 准确把握技术替代与就业创造辩证关系,智能制造减少传统岗位但催生智能设备操作、AI检测等新型技术工种 [8] - 关键是通过“就业风险监测+技能培训”减少冲击,针对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技能提升通道,帮助从操作岗向调试、维护等复合型岗位转型 [8] - 生产效益与就业岗位关系核心是非“对立替代”而是“转型重构”,需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平衡,确保效益提升与就业稳定同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