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旨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 赛事通过“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创新举措,提升大湾区整体办赛能力,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5]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赛事加快融合,构建“一小时生活圈”,新开通6条、7段轨道交通线路强化互联互通 [16] 跨境协同与制度创新 - 自行车(公路)赛实现全长230多公里赛道半天跨三地,运动员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障碍” [3] - 创新使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依托竞赛专网、北斗卫星定位、RFID等技术保障人车物丝滑通关 [3] - 港珠澳大桥海关为十五运会食品开设申报特殊通道,对六大类食品采取便利措施,实现快审快放 [4] - 香港赛马会支援深圳马术赛事,通过三地合作解决跨境兽医行医和药物使用等制度挑战 [4] 赛事经济与产业带动 - 粤港澳19座办赛城市将“竞赛动线”变成“文旅路线”,以赛为链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增收 [6] - 香港旅游业界预计十五运会将吸引超过10万人次旅客来港,带动餐饮、零售及酒店业消费热潮 [6] - 深圳市海洋王场馆照明技术有限公司因中标十五运会采购,近3个月照明系统订单增长30% [7] - 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作为潮玩品类特许生产商,预计产品销售额将突破3000万元 [8]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轻量级3D地图引擎应用于赛事场馆,实现精准室内导航,该技术源自香港并在珠三角实现产业化 [7] - 体育赛事为科技创新赋能,构建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通过产业织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势能 [9] 基础设施与城市提升 - 通过赛事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实施1160个城市项目,疏通623条涉赛道路堵点,打造全民健身平台和口袋公园 [14] - 香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并持续向市民开放,澳门在公共休憩区安置运动器材,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14]
活力大湾区 同心向未来——从十五运会看粤港澳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2025-11-09 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