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边,“一棵菜”的升级答卷
人民网·2025-11-09 16:36

立冬已过,荆楚大地的田野却绿意不减。在被誉为"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的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 蔬菜长廊宛如一条绿色缎带,镶嵌在长江南岸的沃土上。连片生长的甘蓝,如同大地的"绿宝石",静默中孕育着 丰收的希望。 "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为嘉鱼这个"中国甘蓝之乡"指明了方向。金秋时节,记者深入探访,试图 从一棵普通的甘蓝身上,寻找嘉鱼蔬菜产业交出的"升级答卷"。 从"卡脖子"到"攥手心" 站在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的田埂上,潘家湾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刘朝辉俯身托起一棵甘蓝,语气中满是自 豪:"看这长势,这是我们自主选育的'思特丹',抗寒性特别强。" "谁能想到,十年前我们90%以上的越冬甘蓝种子依赖进口?"刘朝辉向记者揭秘,"外国企业搞'饥饿营销',价格 高还时常断供,农民生产没保障。" "卡脖子"之痛,激发变革之力。嘉鱼本土企业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家级科研团队合作攻关,研发 出适合长江流域种植的国产良种。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建介绍说,"目前,'思特丹'已占当地越冬甘蓝市场的七成 以上,成本只有进口种子的1/3到1/2,亩产还提升了20%。" 在潘家湾镇200亩新品种展示基地,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