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达州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农具”落地田间
人民日报·2025-11-10 06:53

数字技术在农业种植的应用 - 大型四发商用无人机完成凌晨货运,将小麦和水稻种子及农用地膜运抵四川达州高新区,并于1小时内完成卸货装货,返程将达州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在早上7点前分送至成都各菜市场[1] - 数字育苗工厂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控制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并启动自动喷淋系统进行补湿[1] - 虫情监测系统通过集点成网开展水稻多类害虫的拉网式监测,助力万家镇水稻在春旱夏旱及稻飞虱虫害下实现平均亩产735.8公斤的逆势增产[1] - 数字农具普及行动推动智能灌溉、虫情监测、土壤传感等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2] 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目前已建成数字乡村示范村11个[2] - 农村宽带接入端口数同比增长23%[2] 数字技术推动产业融合与文旅发展 - 数字技术从一产向三产延伸,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 - 通过VR眼镜、声光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使国家级非遗“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等古老农耕文化活化,成为巴山大峡谷景区受欢迎的文化体验项目[2] - 经数字化改造的大象洞化身“时空幻旅”体验馆,再现巴文化古老传说[2] - 巴山大峡谷景区开园至今已带动周边数百家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2]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全链条深度融合,以智慧农业和数字基建为核心[3] - 重点培育农产品电商、智能农机装备、冷链物流等新业态,使数字经济成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