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年30倍!从中国 向世界 新型储能撬动万亿市场
中国电力报·2025-11-10 09:5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1.03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占全球总装机比重突破四成,跃居世界第一 [1][2] - 内蒙古和新疆的装机规模均超过1000万千瓦,为全国最高;华北地区已投运装机3118万千瓦,占全国总量30.4% [2] - 单站10万千瓦及以上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显示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 [2]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规模保守场景下达236.1吉瓦,理想场景下达291.2吉瓦,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2%和24.5% [10] 技术路线与成本 - 锂离子电池储能在各类技术路线中占绝对主导,装机规模超9800万千瓦,占比96.1% [4] - 与2022年相比,EPC平均中标价格下降约40%,电芯价格下降约60%,成本显著降低 [4] - 2024年,中国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占比超93.5%,全球前八大企业均来自中国 [4] - 液流电池储能装机规模提升至115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约30倍;压缩空气储能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零的突破,现有装机规模83万千瓦 [6] 市场表现与调度运行 -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770小时,同比增加约120小时 [2] - 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型储能最大可调电力超6400万千瓦,实时最大放电电力超4400万千瓦,有力支撑电力保供 [3] - 截至6月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参与市场交易的新型储能电站共194个、装机规模2059万千瓦,占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27%,以调峰为主 [7] 产业投资与经济影响 - “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型储能直接带动项目投资超两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万亿元 [5]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优质储能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中东、大洋洲等地区 [4] 政策与市场机制 - 今年1月印发的“136号文”为储能的调峰、调频价值提供了更清晰的市场化兑现路径 [6] - 当前独立储能只参与日前现货市场,实时现货市场优化配置资源范围受限;辅助服务市场品种单一、补偿力度偏低,无法全面反映储能的多重价值 [8] - 尚未出台针对新型储能的容量补偿机制,也暂未出台将电网替代性储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的可操作政策文件 [8]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储能”,行业将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利用水平、支持科技创新和深化国际合作 [9] - 未来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新型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其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跨省交易,拓展共享租赁、容量补偿等多元化商业模式 [10] - 行业商业模式正发生转变,从“卷价格”向“卷价值”深度转型,技术性能优、安全保障高、成本合理的储能产品将更具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