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PM2.5年均浓度四年再降两成,“十五五”怎么干?
新京报·2025-11-10 12:29

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 “十四五”以来PM2 5年均浓度连续四年稳定达标 从2020年的38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0 5微克/立方米 四年内再降19 7%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1] - 2024年1至9月PM2 5平均浓度为24 9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5 0% 优良天数达226天 同比增加18天 [2] - 与2013年相比 2024年PM2 5年均浓度从89 5微克/立方米降至30 5微克/立方米 重污染天由58天减少到2天 降幅达96 6% 为历年最少 [2] 精细化治理体系 - 构建“单元治理—源头创绿—数智赋能”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实施“0 1微克”攻坚行动 [3] - 以街乡镇为单元推进大气治理 布设1000余个空气质量监测小微站 2024年交叉“点穴”执法80个街乡镇 [3] - 针对移动源 固定源 城市面源进行精细管控 例如今年新增车新能源化率超50% 月度新增机械新能源化率保持在90%以上 [4] - 固定源管控方面 前8个月新增绿色企业832家 达去年4倍以上 绿色企业比率升至32% 污染物排放量再降15%以上 [4] - 城市面源管控推广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实现防尘降噪90%以上 推广温拌沥青减少VOCs排放70%以上 [5] 数智赋能与精准管理 - 构建“监管—监测—监察”的“三监”联动大模型应用 集成1000余个监测小微站 6000余个用电监控 8000余个工地视频等数据 识别精度达90% [6][7] - 自主研发26类问题线索挖掘算法 动态追踪重点企业产治污不同步 车辆超标排放 工地措施不到位等行为 [7]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做到“2小时核查 4小时反馈” 累计闭环管理1 7万余条问题线索 [7] “十五五”规划方向 - “十五五”将迈入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牵引 以PM2 5治理为主线的深度攻坚阶段 [8] - 坚持精准 科学 依法治污 持续深化“0 1微克”攻坚行动 强化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8] - 具体路径包括加快推进移动源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工业源绿色低碳转型 提升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深入推进区域协同治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