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协议与通道建设 - 东北三省一区共同签署协议,共建以干线铁路、公路、航运为主要通道的“北粮南运”大通道格局 [1] - 各方将协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覆盖粮食主产区 [1] 运输模式创新与效率提升 - 吉林开行首趟山东方向散粮专列,满载3500多吨玉米,实施“整列请车、整列装车、整列挂运”的集约化模式 [1][2] - 该专列运输时间较以往缩短2天至3天,整体运输时间缩短近一半 [1][2] - 国铁哈尔滨局使用顶开门集装箱,单箱装箱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9分钟,作业效率提升近70% [3] - 顶开门集装箱通过顶部“天窗”实现快速装粮并“封顶”,避免了传统盖篷布需三四十分钟的过程,提升了密封性和安全性 [3] 运输规模与增长数据 - 2024年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约为1.7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2] - 国铁哈尔滨局自9月下旬至11月5日累计完成粮食运输515.8万吨,同比增长202.7万吨 [2] - 国铁沈阳局通过多式联运,10月以来运输粮食116.4万吨,同比增长56.6% [3] 多式联运与枢纽节点 - 国铁沈阳局开行长春、白城至大连港、营口港的多式联运班列,实现与港口班轮航线的精准对接 [3] - 使用顶开门集装箱可实现铁路、公路、水路无缝衔接的“门到门”运输 [3] - 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是华南最大粮食中转枢纽,拥有19个泊位和3500米岸线,构建“水公铁”多式联运网络 [4][5] - 码头应用国产2000吨/小时高效物流设备及智慧孪生系统,十万吨级泊位最高装卸率可达每天6.9万吨 [5] - 六七万吨的粮食船卸完只需一天半时间,卸粮时间大大缩短,损耗明显降低 [5] 物流网络与终端配送 - 吉林省共开设粮食物流专线112条,为粮食运输搭建快捷通道 [2] - 运抵广州港的粮食部分通过珠江黄金水道逆流而上,部分通过“散改集”转铁路挺进西南,部分通过公路完成终端配送 [5]
“北粮南运”进入高峰期 每一粒粮食都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抵达餐桌的?
央广网·2025-11-10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