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省消保委发声:商品信息“打码”,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扬子晚报网·2025-11-10 16:18

事件概述 - 某会员超市及多家线上商超因对线上销售的部分商品外包装信息进行打码,导致生产日期、生产企业、保质期等重要信息无法显示,引发商品信息透明度争议 [1][3] - 江苏省消保委介入验证并发表观点,认为该行为涉嫌侵害线上消费者的知情权 [1][3] 监管依据与合规要求 - 提供完整清晰的商品标签标识是商家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依据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第四条规定 [3] -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是法律要求,依据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 [3] - 新修订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已发布,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进一步细化了食品标签展示要求 [5]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权益 - 线上消费者因无法接触实物,更依赖商家提供的完整商品标签信息来做购买决策,信息打码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 [3] - 商品标签标识工作被视为严守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不应是应对监管的无奈之举,而是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分内之事 [3][4] - 行业内除该会员超市外,多家线上商超亦存在商品标签打码的情形 [3] 相关建议 - 企业应加强合规经营意识,重视消费者诉求,主动向新规靠拢 [4][5] - 消费者在遇到标识标签不清等情况时,应提高维权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