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展馆的教育与传承功能 - 大学科技展馆是见证国家科技发展历程、点燃青年学子科学热情、传承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课堂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 - 馆藏300多件珍贵实物,包括新中国首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和歼-10战斗机,见证了人类逐梦蓝天的不懈探索和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奋进足迹 [2] - “航空航天概论”是北航新生的必修课,依托馆藏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国家重大需求 [4][6] - 1958年,千余名北航师生奋战100个昼夜,试制成功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体现了追求卓越、空天报国的精神 [8][10] - 北航本科生设计的“冯如三号”无人机在2021年打破了25到100kg级油动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间的世界纪录,学校通过创新科教融汇培养范式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的蓝天之上 [12][14] 西北工业大学博物馆 - 博物馆展出歼-6甲、轰-6甲、“东风二号”弹道导弹等硬核整机装备,是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16] - 运-20“鲲鹏”是明星展品,西工大校友曾投身其研发、生产、试验、试飞一线,协同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它将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为国铸剑的使命担当植入学子心中 [18][20][22] - 西工大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投身国防军工领域,从博物馆汲取科学精神和报国理想,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4][26] 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 - 校史馆有一门特殊的新生“必修课”,馆内老照片和泛黄的计算手稿将学生带回到前辈攻坚克难、投身大国工程的奋斗岁月 [28] - 1973年,学校设计建设我国首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建港所用材料和设备全是国产,该港口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泊位最深、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油港,钱令希教授设计的钢栈桥开创我国海上架桥史先例并为国家节省2500多万元 [30][32][34] - 从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港到长征5号运载火箭、C919大飞机,大连理工师生的智慧与心血融入大国工程,校史馆的档案和照片是“科研报国”精神的传承 [35][37]
校馆弦歌丨大国重器化身最酷的“老师” 高校科技馆点亮科学梦
央视新闻·2025-11-10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