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外观设计主流采用躯干、头颈、四肢的类人结构,手部分为灵巧手、二指夹爪、三指手,足部有双足型与非足型之分 [1] - 高端灵巧手单价达10万-20万元,占机器人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多数厂商选择二指夹爪与轮式结构以平衡性价比 [1] - 功能技能覆盖表演、劳动与交互三大领域,表演能完成舞蹈走秀运动,劳动可承担家务整理工业分拣咖啡制作,交互支持语音对话与简单指令响应 [1] 当前技术瓶颈 - 动作层面存在同质化,多家厂商的机器人舞蹈动作重复度高,后空翻摔倒等姿势重复出现 [1] - 效率在家务场景中叠衣服速度缓慢,在工业场景仅能完成基础分拣 [1] - 交互控制方式分为遥操、同构臂、语音控制三类,复杂任务需依赖遥操或同构臂,缺乏动态环境适应能力,例如晾衣服需依赖固定坐标与可见物体 [2] - 通用泛化能力不足,机器人仅能对相似场景泛化,无法实现跨领域响应 [3] 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应用场景分为企业级与消费级两大方向,To B领域聚焦文娱表演、工业制造、文旅服务、医疗康养,其中文娱表演最为成熟 [2] - To C领域瞄准家庭服务,目标替代保安、保洁、保姆等“三保”工作,但目前实际价值有限,传统AGV机器人在仓库搬运场景的效率与成本仍具优势 [2] - 部分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星尘智能Astribot S1通过“元技能库”学习法对相似场景进行泛化处理,银河通用Galbot依托零售场景具身智能大模型GroceryVLA能自主完成商品抓取支付交互等全流程服务 [2] 产业发展与竞争格局 - 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与产量保持增长,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年内新增机器人相关注册企业数量同比显著增长,超20家头部公司启动或计划IPO,其中中国企业占比达16家 [3] - 竞争格局呈现多路径探索,宇树科技以核心硬件自研与商业化落地为优势推出9.9万元亲民机型,智元机器人通过全链条自主研发与产业链投资构建生态,银河通用聚焦零售场景 [3] - 行业估值梯队初步形成,头部企业估值超70亿元,第二梯队在20亿-50亿元区间 [3] 未来发展趋势 - 合成数据、仿真模拟技术与专用大模型的发展正推动机器人向自主决策与场景适应能力进化 [3] - 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在劳动替代、效率提升等领域的潜力或将重塑人类对智能与生产力的认知 [4]
瑞承:成本高且应用有限,大规模落地需要多久
金投网·2025-11-10 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