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背景与核心目标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将进入新阶段 [1] - 国际社会期待COP30成为人类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转折点”,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公正转型 [1][3] 国家自主贡献(NDC)进展与挑战 - 截至9月30日,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巴黎协定》缔约方提交或宣布了包含2035年减排目标的更新版国家自主贡献 [2] - 即便各国全面落实现有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本世纪全球变暖幅度预计将达2.3至2.5摄氏度,超出《巴黎协定》设置的2摄氏度目标 [2] - 大会候任主席强调三大优先事项:加强多边主义和气候机制、将气候机制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加快落实《巴黎协定》 [2] 气候融资议题与分歧 - 联合国秘书长提出需实现到2035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的目标,其中发达国家必须率先每年筹集3000亿美元 [4] - 巴西总统卢拉提出希望在联合国框架内建立确保环保措施执行的治理机制,探讨对不遵守气候承诺的国家采取惩罚措施 [4] - 美国今年未派出高级别官员出席COP30,被批评为逃避责任并阻碍气候议程推进 [4][5] 南南合作与中国角色 - 巴西与中国在新能源等方面有深入合作,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快速发展,为各国树立典范 [6] - 中国已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历史性地扩展到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 [6] - 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 [6] - 中方在大会期间举办多场中国角活动,并设有专门的“南南合作日”,中国被视为全球气候治理关键引领者 [7]
特稿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瞻
新华社·2025-11-11 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