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过紧日子”的两本账(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2025-11-11 06:41
政策导向与核心理念 - 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旨在强化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约束 [1] - “过紧日子”的核心是科学配置资源、提升运转效能,而非单纯压缩开支 [1] - 政策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同时兜牢“三保”底线,为基层干部提供更扎实保障以鼓励干事创业 [1][2] 管理实践与效率提升 - 天津市西青区通过设立公物仓管理闲置资产,线上虚拟仓实时更新资产状态,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 - 公物仓模式显著提升行政效率,物资借用最快一天到位,资产划转流程缩短至半个多月 [1] - 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公物仓在一天内配齐100多件办公用品,节省了采购时间和开支 [1] 成本节约与资金重配 - 西青区委社会工作部借用的办公用品粗略估算价值超过30万元,实现了直接的资金节约 [1] - 节约的资金被重新配置于民生领域,例如西青区下拨52万元专项经费为13所小学改造线路并安装空调 [2] - 资金重配案例还包括为4个镇街的13所小学安装空调以及在赤龙南街道安装35个汽车充电桩 [2] 政策成效与影响 - “过紧日子”政策通过挤掉行政运转的“水分”,倒逼管理机制优化,促进政府运转提质增效 [2] - 该政策并未减少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经费和保障,反而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为其提供了更坚实基础 [2]